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李俊民:特色要坚持,但不能死守
2015-05-13 10:28

■实习记者 高巍巍

“大家是否想过,当科学技术的发展翻过电子信息这一页之后,我们怎么办?西电将何去何从?这一点值得每一个西电人去思考。”

记 者:非常高兴您能够接受《西电科大报》的采访。作为一个在西电学习、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西电人,请您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您所理解的西电特色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西电特色?

李俊民:说到西电特色,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点,就是鲜明的专业特色。一直以来,我校的雷达、通信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出去开会,说起西电,人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通信、雷达,这些专业就跟西电的名片一样。我认为,这只是西电特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台前”的,显性的。大家在谈西电特色的时候,有点厚此薄彼,把一些“幕后”的东西给忽视了,这个幕后的导演就是西电的教风和学风。教得认真,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生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这些已不再是溢美之词,成了西电的口碑了。

反过来讲,这些特点也是我们的学生和教师的软肋,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严谨有余,活泼不足。这也使得西电人善做将才,而不是帅才。就视野上讲,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觉得西电人看问题都习惯于在一种相对平行的视野范围去看。温总理讲,我们的学生既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天空。而这种仰望天空的感觉,正是西电人所欠缺的。从我们的专业设置上看,能感觉到西电不太像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大学——university,倒更像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院。

所以说,作为西电人,应该珍视自己的特色,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正视我们的学科面过窄这个事实。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机械专业可谓风靡一时,可是过了十几年,整个机械类专业开始没落。我一直在想,同样的,像咱们的通信、电子信息这些专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迅速,当然,现在发展势头也很好,但是大家是否想过,当科学技术的发展翻过电子信息这一页之后,我们怎么办?西电将何去何从?这一点值得每一个西电人去思考。

“希望年轻一代的西电人把那些逝去的、宝贵的西电传统再找回来,捡起来,相信这些东西能让大家受用终生。”

记 者:从一名学生到今天的年轻博导,您觉得西电的传统和特色对于您的发展有哪些帮助?您的经验能否跟我们的青年学生分享一下?跟您上学的时候比,您觉得现在的西电学生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俊民:无论是我上学的时候还是现在,我认为,西电的学风一直很好,这也是我体会最深,受益最多的一点。对学生严要求,这是我们西电的一贯传统,这种“严”与以前我们是部队院校有很大的关系。学校要求严,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要求下的高目标,这也许就是那个时候的西电人努力奋斗的压力和动力。

经验谈不上,其实身处那样的环境,回首整个求学、工作的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感觉,也没有十分刻意的去定多高的目标,多远的计划,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地积累。在每一个得来不易的平台上储备自己的力量。当然,最想跟大家讲的是定位一定要准确,这是一个人能成功与否的关键,然后就是要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抱有浓厚的兴趣,要执着。

跟我们那时候相比,现在的西电学生敢想敢干,闯劲比我们那阵子大多了,活跃了不少,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有些浮躁,学习、科研一味地追求短平快,内心缺少宁静,不懂得循序渐进,有些急功近利。这也许是我们西电传统在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缺失。所以,希望年轻一代的西电人把那些逝去的、宝贵的西电传统再找回来,捡起来,相信,这些东西能让大家受用终生。

“知己知彼,这是开放的首要条件,如果连国内的都搞不清楚,国外的事就无从谈起,开放式也就仅限于喊喊口号了。”

记 者:学校确立了“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这几个方面您觉得有没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李俊民:目标提的很好。“特色鲜明、研究型、国内一流”这几点,我们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我认为西电开放的还不够,对外交流太少。这也许是制约我们发展速度的首要问题。开放,首先是要面向国内开放,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弄清楚别的高校、科研机构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正所谓“知己知彼”,这是开放的首要条件,如果连国内的都搞不清楚,国外的事就无从谈起,开放式也就仅限于喊喊口号了。

怎样来实现这些,如何叫别人了解你的特色,认可你,这些就是交流的工作。交流是实现开放式的最好的手段,而多参与国际会议又是增进交流的有效方法。为了增进交流,我们课题组每周定时举行一次学术交流会,先把小圈子里的交流工作做好。当然,困难也有,有些教师观念比较陈旧,交流会上发言不够积极,这问题都解决不好,参加国际会议就更不用提了。大部分老师可能认为,反正国际会议的文章网上也看得到,去不去都一样。其实,这种认识要不得,去和不去效果截然不同。当然,这其中也有经费的原因。总之,参加国际会议是应当大力提倡的。参加学术交流会,你才能真正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研究领域的前沿,好多东西只有通过交流,思想的火花才能迸发,还能交很多朋友,将来在项目申请或者报奖的时候,获取信息的渠道才会更多,何况,对自身视野的开拓和自己课题组的发展也有益,何乐而不为呢?

“现行的学术评价标准往往只关心项目组的三大检索论文数量、项目数量、经费等,这就直接导致了低水平论文泛滥。”“一所学校,要做到在一个领域内保持几十年的领先不难,那么上百年,几百年呢?”

记 者:就发展来讲,您认为学校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李俊民:总的来讲,西电的发展已经走上了快车道。至于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科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科研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不管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拿一个统一的标尺来衡量,这一点不尽合理。拿工科的评价标准来要求理科,叫搞理科的人感觉无所适从。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要尊重规律。

现行的学术评价标准往往只关心项目组的三大检索论文数量、项目数量、经费等,这就直接导致了低水平论文泛滥。有人把这种科研成果叫“萨拉米香肠”科研成果,也就是说,彼此之间互相孤立,一片一片的,毫无体系可言。在实际操作当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急功近利现象层出不穷。因为本质的、深层次的东西往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去钻研,但是为了顾及年终考核,只好哪儿简单就做哪方面的事情。当然,我们注意到,在学校的十一五规划当中,提到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应该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第二,学科设置单一,优势学科太少。

一所学校,要做到在一个领域内保持几十年的领先不难,那么上百年,几百年呢?这就必须有意识的拓展我们的学科面,发展交叉学科,多培育些优势学科,对于已有学科要多扶持,不能任其自生自灭。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前面我们就谈到了,一旦科学技术的发展翻过电子信息这一页,我们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考虑多学科并行发展,这才是长久之计。

客观地讲,西电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学科潜力。比如说控制方向,放眼西电,所做的跟控制相关工作的老师很多,几乎每个学院都有,光博导就有60余位。要是能把这些分散的力量有效的整合起来,形成合力,那么西电的控制学科必将成为足以与通信、雷达比肩的又一大优势学科。

“如果把大学看成一个工厂,那么学生就是其产品,如果产品不合格,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工厂就需要考虑调整自己的生产方案,对产品进行改良。”

记 者:您现在身兼陕西省人才评价委员会专家委员,在人才培养方面,您觉得学校做得怎么样?

李俊民:只要有人才,学科发展起来就会很快,很容易。没人才,即便是再领先的学科,最终也会没落。拓宽学科发展面,最终还得靠人。所以,人才梯队建设是个大问题。

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灵活性不够。就这个问题,学校首先应该做到应时而动。让我们的课程设置“活”起来,把基础课程定好,选修课则可以灵活安排,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具灵活性,跟市场密切接轨。如果把大学看成一个工厂,那么学生就是其产品,如果产品不合格,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工厂就需要考虑调整自己的生产方案,对产品进行改良。

其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过于固化,学生开拓的东西太少,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挥。所以,我们应当适当放宽研究生的考核办法,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自行开展调研,允许导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只要按照每件事情的管理规范,管好其中的每一步,至于结果,其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记 者:管理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方面,您对学校的管理怎么看?

李俊民:总体看,学校的管理做的不错。

但是,西电的管理过于“有效”了,灵活性不够。具体来说,学校的管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除了目标管理之外,应该更重视过程管理。只要按照每件事情的管理规范,管好其中的每一步,至于结果,其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换句话说,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结果,而对于过程不跟踪,或者不闻不问的话,就会出现为了结果急于求成甚至是不择手段的做法,这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个人的发展都会埋下隐患,可能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当前,学术腐败、舞弊事件屡禁不止,就跟这个不无关系。就拿我们数学系来讲,作为学术管理的有效手段,我们每周组织一次学术汇报,以便紧密追踪课题组成员的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这不仅能够起到督促作用,还能够有效地监督其科研进程。我们学校的管理恰恰是太注重结果了,对于过程的管理不够。比如说,学校给每个学院都下达了任务,确立了相应的完成指标:发表论文数,引进人才数,科研经费数目等等。往往只是单纯的把这些数据作为唯一的评判依据,而对于其软硬件条件、平台能否达到预期的指标却重视不够。所以,学校应该多关注其平台的完备性,也就是过程管理。

二是学校管理过于行政化。我认为,如果能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两条线并行的话,就再好不过了。也就是说,学术方面的事务交由一个类似于“教授委员会”的机构去管理,而学校的行政主要负责后勤、保障等具体事务。西电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存在“官本位”思想,许多从事多年科研工作的博导、教授都愿意去做行政工作。我想这种现象的根源正是行政、学术纠缠不清,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了学术活动,外在表现就是“服务”意识淡薄。在香港,类似于系主任这样的行政职位都是实行轮流制的,是完全为大家服务的。教授们只需要一门心思的搞好自己的科研,诸如实验室软硬件等平台建设的事,行政人员会做得十分到位。大家分工很明确,各司其职,效率也很高,相应的矛盾也就少了,学校的各种资源也就不至于浪费或者闲置。

记 者:采访即将结束,就今天的话题,您想给我们的读者最后再说些什么?

李俊民:“鲜明的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如果没有特色,大学就会缺乏吸引力。对于西电也是一样,特色要坚持,但不能死守,具体怎么才能使这些特色可持续化,需要每一个西电人去认真思考。

摘自《西电科大报》2009年12月5日总第401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大学之道>>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