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流金岁月
第五部分 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时期
2015-05-07 17:47审核人:

中央军委工程学校筹建经过

刘 凯

(时任军委工校大队长)

1949年初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先后胜利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主力被歼灭殆尽。我人民解放军向长江以南胜利进军,全国即将全部解放,被敌人长期分割封锁的局面,已彻底改变。大好的革命形势为我军创办统一的、正规化的学校,大量培养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条件。

4月初,军委决定,以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为基础,吸收东北通校和军委二局情报训练队,扩大、改编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校址设在张家口市。并决定由原军委二局局长曹祥仁同志负责与通信部联系,着手筹建学校。

中央军委工程学校筹建经过

曹祥仁同志与华北军区通信处等单位的同志到华北军区电专后,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讨论、研究了对军委决定的执行措施,确定:(一)成立建校筹备组,由华北军区电专韩克树、刘凯、原二局干部徐思铎、边竹等同志组成;(二)华北电专除少数干部因工作需要另行分配外,其余教员、干部及工作人员一律转归工校辖属,并立即着手迁校工作;(三)建校筹备工作分三部分进行,一部分人员负责校舍的修建工程,一部分人员到全国各大城市招收学员,一部分人员负责采购各类设备和用具。

由于各方面的努力,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到7月份,校舍已完成2/3,其他工作进展也很顺利。8、9月份,各地招收的学生陆续到校,我们把先到校的学生组织起来,一方面参加建校劳动,搬砖、运石、挖沟、修路、植树,一方面学习时事,进行形势教育。这些刚刚参加到革命队伍中的青年,满腔热情,劳动积极性很高,手磨破了,肩压肿了,都毫无怨言,他们为能亲手建设自己的校园而感到自豪。

10月底,校舍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教学所需设备用具陆续运抵学校,一所我军较正规的专业技术学校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年的筹建,就这样在张家口市东山坡落成了。

中央军委工校的性质和任务

军委工校直属中央军委,主要任务是为全军培养文化程度较高的机要参谋、通信干部。由于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在当时条件及环境下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学校对外称“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对内则称“军委机要通信干部学校”。

当时的学生大都是从解放不久的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招收的。学生文化程度较高,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甚至大学毕业生,少数是初中文化程度。在政治思想方面却较复杂,他们带着旧社会的各种烙印,来到了革命的大学校,既感到新奇、兴奋,满怀着朴素的革命激情,又缺乏革命的知识和锻炼,不断地泛起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

面对这种实际情况,学校认为,不仅要在技术业务上办学,还要在思想政治上办学,不只是业务培训,更重要的,首先是要教育改造,使他们尽快地成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战士。所以,学校制定的教育计划中,第一年首先安排了政治教育。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社会发展史》,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增强改造思想、树立革命人生观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加强形势教育,提高认识,端正学习动机。当时政治教育采取的形式,主要是组织听专题讲座,联系思想实际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解答问题,最后小结。进行讲座的人都是从中央马列学院请来的名教授,如杨献珍、艾思奇、王学文等。事实证明,根据当时刚刚解放不久的实际情况,第一年着重进行政治教育是完全必要和适时的。经过半年多的教育,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可喜变化,要求入党入团的青年不断涌现,绝大多数人安下心来,积极学习,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隆重的开学典礼

1949年11月27日,工校举行了正式的开学典礼。大会隆重而热烈,军委和地方的党政军首长应邀出席,还从外地请来了乐队助兴。当天出席典礼的有: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通信部部长王诤、中央马列学院教务长杨献珍、教授艾思奇、王学文、察哈尔省省长张苏、省教育厅厅长蓝功吾以及张家口市市长、市教育局局长等负责同志。典礼上,首先宣读了毛主席、朱总司令、聂荣臻代参谋总长给工校的题词。  

毛主席的题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朱总司令的题词是:学习科学技术,巩固人民国防。

聂代总长的题词是:树立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当领导人的题词宣读完毕,全场欢跃沸腾,师生们高呼口号,长时间的热烈鼓掌。

接着,曹祥仁校长致开学典礼辞,概括地阐述了办学方针、宗旨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作战部长李涛讲了话,他讲了军委工校的性质、任务、学习内容,并讲了知识分子进入革命队伍的几次高潮以及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等。他的讲话活泼风趣,形象生动,道理浅显而明确,不断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察哈尔省省长张苏也讲了话。学生代表致了答辞。大会在音乐、歌声和口号声中圆满结束。

工校的组织机构

1949年9月,曹祥仁校长主持召开了干部大会,宣布了工校的机构设置和干部任命。校本部设三处一室,即教务处、行政处、政治处、校办公室;学生分6个大队和校部直属政训队、报训队、研究班,以后又增设了子弟学校、业余学校、医院、图书馆、实验室、实验工厂、文工队和幼儿园等。

1950年5月,校长曹祥仁同志奉命调任驻保加利亚大使,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将军奉命兼任我校校长。4月22日工校全体干部、教员及学生代表为曹校长和李校长举行了欢送欢迎大会。

李涛校长就任后,学校转入了业务学习。根据不同业务性质,全校划分为一、二、三部。当时,一部主要培养通信技术人员,二部主要学习外语,三部培养机要人员。三个部分别制定各自的教学计划,接受军委各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全校最高领导机关为党委会,由教务处及三个部的人组成校务会议,处理日常重大事务。

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生活

为了启发学生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和提高阶级觉悟,除了有计划的时事政策和政治理论教育外,学校还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政治、文化活动。

三次捐献运动:

1950年,全国刚刚解放,国家财政经济有困难,为了让大家都来关心国家大事,群策群力,支援学校建设,减轻国家负担,1月份,学校发动了一次捐献运动。校长作了动员报告后,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响应,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这一运动,尤以学生表现突出。有的同学捐出了金砖、金条,有的把自己的订婚戒指献了出来。有个同学,把父亲给他留作预防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时用的20万元人民币全部献出。还有个同学,把家里前不久寄给他作离校回家路费的两万元人民币连同家信一起交到学校,说革命队伍就是他的家,这些钱就算作建设新家乡的一点贡献。

同年4月,学校又开展一次“五千册书捐献运动”,号召大家在自愿的原则下,支援学校的图书馆建设。献书捐款依然十分踊跃,很短的时间里,收到的图书、实物和钱款就远远超出购置五千册图书的经费。在这一次活动中,又有学生捐出贵重的钻石戒指、金戒指、金砖、金表等。

第三次是5月份,为了支援刚刚解放的上海人民,解决上海暂时的粮食困难问题,每人从自己的口粮中,节省一斤半,交给国家,运往上海,数量虽小,也是一次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与以上捐献运动同时,在1950年春节,学校组织了春节联欢晚会,当时叫“同餐同乐”。干部、教员、学生一同包饺子会餐,然后进行晚会。第二天,农历初一开始,学校就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春暖花开时节,还组织了春游爬山比赛,3000多教职工、学生,浩浩荡荡奔向张家口市郊的赐儿山,向海拔1200米的山顶冲锋。当时的干部、教员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和学生一样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竞相攀登,情绪十分热烈,欢声笑语响彻整个山头,至今记忆犹新。

1950年5月,我因工作需要调离学校。但是,我时刻都在记挂着学校的成长。随着国家建设的向前发展,学校也早已发展成为一所正规的、多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相信今后她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为国家和军队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央军委工程学校

筹办以来的综合报告(节录)

自去年3月初军委决定开办本校,即先后在京、张两地进行筹备工作,迄11月27日开学止,历时约近9个月,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3月初至7月底在京筹办:军委决定举办本校之初,仅任命校长一人,既无人员,又无校舍,筹办工作无法进行,乃于3月初商得四野(第四野战军)同意,将四野二局干训班自哈调京,并从四野二局华北七处抽调一部分干部,又从四野要到一批勤杂人员,筹办工作乃得逐渐开展。6月初经聂代总参谋长决定接收华北电专(因北京无房仍在获鹿续办)将其中条件较好之学生180名留校深造,其余600余人就地训练毕业分配工作,抽出其大部人员筹办本校,同时积极寻找校舍,草拟开办计划及学校组织,编造预算筹划招生,请教师,调干部,惟因校舍问题久悬不决,干部无法集中,其他工作亦无法开展,历时约5个月,所获不多。

第二阶段自7月底至开学在张垣筹办,7月初校址正式确定为张垣,开办计划预算和招聘问题,均先后于7月末8月初经中央军委批准解决,京、张两地人员亦才同时迁张,筹办工作乃得大力开展:由于军委的正确领导和积极支持,由于各地组织的协助和全体同志的紧张努力,在3个月的期间,基本上完成了筹办工作,使学校已初具规模并奠定了今后展开正式教育的基础。唯以草创之初百端待举,经验缺乏,干部不足,物质条件也受许多限制,因此也产生了些缺点,存在一些问题,兹分述于次:

(一)招生工作:开始于7月末,至9月底已基本结束,计招调到校学生华北480(名),华中1130(名),华东631(名),东北198(名),共约2510名(华东区少调170,华中超调630),另加接收四野二局电专统战部等单位学生479名,学习干部23名,除调中央机关工作180名,本校工作54名,先后淘汰40余名外,现有学生2747名,其中男生为85%,女生15%。文化程度专科、大学25%,高中56%,初中以下19%,政治上半数以上受过初步革命教育,我党党员占5%(多为学习干部及老生),团员占50%。年龄17岁以下者11%,18至25岁占89%,内中尤以18至23岁者为最多。在此短短时间招收这样大批程度较高大都具有初步政治觉悟的青年学生,有些地区招生干部并能抓紧时机给新生以入校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到校后大都能安心学习,确是整个筹办工作的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干部数量不足,如华中区仅派两人,华北也只5人,缺少招生经验。

(二)聘请教师:和招生工作同时进行,先后经过组织关系或私人关系在宁、沪、杭、哈、津、京等地聘到教授计59名。目前他们都参加政治学习并积极进行编教材等准备上课工作,但数量上还很不足,特别是数学教员,为此我们已将全校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集中共95人,组成一个研究班,加以短期训练使其出任助教,并准备在本年3月以后再从各大城市聘请一批。

(三)建立组织、配备干部:8月初学校组织和计划经军委批准后即开始建立校直属单位的组织,并逐渐建立大队的组织,唯当时干部奇缺,有些干部尚留获鹿(学生尚未全部毕业),有些尚在各地招生聘教授。故各单位工作都由一二人支撑,下层干部亦极缺乏,有些科和中队仅有一人,有些中队仍由学生自己管理。加之工作无经验,无头绪,干部来自各方面不熟悉。至9月中下旬始将各处、室、科、股、大队、中队的组织全部建立,干部大体配备齐全,学生亦按程度及政治水平进行一次大编队,全校计有处级单位4个,科级14个,大队6个,中队22个,干部队,研究班,政工队,报务队(电专及统战部学生);各类排以上工作干部356名,即电专167名,四野(东北和华北二局)85名,华东二局17名,军委二局7名,机要处2名,察哈尔二分院35名,大家都能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积极工作。

(四)校舍修建和设备:校舍系于7月底8月初先后接收,除原察哈尔省党校较为完整外,其余尚无顶棚,不少地板、门窗尽缺,满目荒凉,经我们近4个月(自7月至11月中旬)的修建,计修好的房子约1970间,楼房和礼堂各1座,电话40部,电线60里,电灯2000盏,火炉1000个,暖气2座,自来水1部,并使学校之场院道路为之焕发一新,家具方面也保证了学习和工作的最低需要。同时我们动员全校人员参加了这一建设工作,共计作工时25000余,劳动时间最长约70余天,提高了大家的劳动观念和对学校的感情。为公家节约小米约20余万斤。除一般劳动外,并安装了大部分电灯,全部磁石电话(材料是三局帮助解决的),整座的厕所和司令台,少数门窗。但由于干部少,经验缺,没有基础,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组织不健全,无通盘计划,迁就下面情绪以致修建赶不上需要,不得不边用边修,搬东修西,某些地方偷工减料,质地不坚,或边修边改,浪费了若干工料。有些单位尚缺少饭堂、厕所、俱乐部等,均待今后逐步解决。

在生产建设方面建设了1个农场,2个粉房,1个豆腐坊,一座五金电料行,养猪500头,现有固定与活动资金共约2亿余元。但人数那样多,基础如此薄弱,今后经济生活方面的困难,仍然是一个问题。

在医疗设备上已接办一座能容60人的小型医院和1个门诊室、1个卫生所,现有医生7名,医助8名,有简单化验和手术设备,尚需增加设备和药品,充实医生,加强管理。

(五)教学设备:目前我们已建立了1座图书馆,方针是为教员和学员服务,有能容100至200人的阅览室3个,能容30人的教员参考室1个,能容60人的分馆1个,巡迥战士书库1个,共有书籍8439册,报纸30钟,杂志135种,大部系购置的,部分是赠送的。年底我们发动了一个捐借图书充实图书馆的运动,成绩尚好,所捐款数约能购买5000册以上的书籍。目前图书馆的工作已走向正规,各种制度业已建立。唯感书籍太少,阅览室容量还不够,主要参考书籍只能有组织地去阅览室借阅,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员的需求,准备增设一供研究时事用的资料室,此外根据我们教学的需要尚拟建立一座实习电机工厂和一个理化实验室,目前房子设备皆无着落,均拟今年上半年解决。

(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1950年11宗1卷)

上一页下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流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