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流金岁月
第二部分 军委通信学校、电信工程专科学校时期
2015-05-11 16:20审核人:

军委三局在延安时期的文体活动

□ 钱文极

我是在1938年10月前后分配到军委三局通校材料厂工作的。那时三局下属各单位只有材料厂在盐店子村附近,人数不到100,周围也没有其他驻军,文化生活比较枯燥。我到厂后不久即担任党支部的文体委员,兼任厂俱乐部主任。那时厂内的文体活动只是打打篮球,唱唱歌,只有春节组织秧歌队到老乡家去拜年时才红火些。

到1939年情况起了变化。这年4月通信学校搬到川口,离盐店子只有6里。他们约有200人,有近百名学员,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女生占了一半。同年8月三局局部搬到盐店子村,电话队搬到裴庄,离盐店子村约3里地。文体活动从这时起就开始活跃起来了。

1940年5月,局里把在延安地区的电台绝大部分集中到枣园、盐店子、川口一线,有10个电台和1个新闻台,11个单位共300多人。这时在盐店子村上下五、六里地以内集中了近千人,20岁上下的男女青年占了很大比例。都是青年学生,又是在一个系统内工作的,互相之间都很熟悉。这一切都在客观上创造了开展文体活动的条件。

一、体育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开展最普遍的是打篮球,其次是打排球。其他项目很少,如足球、乒乓球等因条件不具备都没有开展过。游泳只在夏季有少数游泳爱好者到河里去游一下。冬季的滑冰只有极少数有冰鞋的人滑一滑。田径类项目只开过一次全局性的运动会,举行过部分田径项目的比赛,平时没有什么活动。

在盐店子村口有一座小庙,三局为了开全局的运动会,在庙和大路的中间修了一个篮球场,在庙的北边修了一个排球场。在庙的西边要了一块地,修了一个运动场。

王诤局长是个体育运动爱好者,尤其是喜欢打篮排球,所以那时全局打球的运动开展得很普遍,尤其是打篮球。每天吃过晚饭以后,人们自然地往村口小庙四周遛哒玩耍,爱打球的人就上场打球了!王局长差不多是每天必到,不是打篮球,就是打排球。不打球的同志,有的在看打球,有的在附近散步,或参加歌咏队练唱歌。

1940年5月,中央军委在延安北门外大砭沟组织了一次军委直属队的五四运动会,竞赛项目有男女篮球、歌咏、墙报等很多项目。三局组织了各种代表队参加比赛,得了很多项冠军。其中有男女篮球、歌咏等。篮球男队的队员有王诤局长、张立中、申仲义、李庄、童叶、张峰等。那时王诤同志指定要我当男队的队长和女队的教练。我们三局的男女代表队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冠军,成了当时延安有名的球队!

运动会结束时,延安女大提出要同我们的女队比赛。那时的女大集中了进入边区的相当多的女青年学生,她们女队的实力是相当强的。队员中还有一位是进过体育专门学校学习过的,她的打球动作像男子一样。我们接到这个挑战后,毫不畏惧地应战了。比赛时她们提出要用男子规则,我们也同意了。那时女子比赛常用的规则和男子不同,一是上场6个人,球场一分为二,6人中3人为攻,3人为守,不能越过中线。二是时间不是分上下两个半场,而是分4次打,每次时间只七八分钟,这些规则都是为了减轻她们的运动量。我们女队在家练习时也大多采用男子规则,所以比赛时不感到困难。比赛结果,把女大打败了,我们真是欣喜若狂!我队的主力队员们水平比较好而且平均。如曾宪静、童叶、党宪她们的防守能力较强,而郭芃、魏作坤两人的进攻能力较强,尤其她们两人的中距离投篮的命中率较高,这就促成了我队在进攻和防守方面都能打得较好。

就在这年的夏天,三局组织了一次全局性的体育运动会,由局政治处组织领导,政治处主任刘绍文同志是个热心人,他要我帮他来组织和主持这次运动会。为了召开这次运动会,向老乡要了大路西边的一块地作为运动场。大家动手把地平整好,四周还打了半人高的土墙围起来。场里设了两个篮球场,挖了一个沙坑,作跳高跳远用。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不多,球类只有篮球一项,田径只有一二百米赛跑和跳高跳远比赛。全局各单位都组织了人员参加比赛,开得很热闹!赛跑比赛因为场内没有跑道,是在不很平整的大路上跑的。王局长的个子高,爱好跳高,他在平时也常说起他在学生时期是个跳高能手,能跳过一米六七的高度。这次他就参加了跳高比赛。那时还有一位跳高能手是汤翰章。他也是一个瘦高个,腿也长,跳高项目最后就成了他们两人赛了。

那时排球也打得比较多,经常上场的有王局长、李林、陈志强和我等人。女同志中党宪是个积极分子,经常和我在一起打。李林和陈志强是从苏联回来的,他们是打6人制的,而我们那时国内尚流行9人制,所以他们都不很习惯。李林同志是一个较好的进攻手,他的右边近网扣球技术是较好的。

那时延安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机,看电影也是很少的。鲁迅艺术学院和延安京剧院有时演出一些话剧、歌剧、京剧等,可以去看。我们驻地离城有30里,所以也不是每个人经常能去看的。因此本单位的文娱生活主要靠自力更生,自己来解决。约在1939年下半年,三局在盐店子盖了一个大礼堂,能坐下300人左右,还有个舞台,这为开展文娱活动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1940年前后的3年内,三局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文娱活动,可以说是三局在延安时期最活跃、最红火的时期。这些活动都是在三局政治处领导下开展的,政治处主任刘绍文同志就是一个活跃分子。他性情开朗,说说笑笑,同青年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他积极地组织推动各单位的文娱活动,搞得很活跃,内容也比较丰富。虽然我们地处偏僻的山沟,生活十分艰苦,但在精神生活上是非常愉快的,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在文娱活动中开展得最普遍的是唱歌,因为它不要什么物质条件,大家都可以唱。那时在延安的山沟里到处可听到嘹亮的革命歌声!三局的每个大小单位都有自己的歌咏队,经常组织大家学唱各种革命歌曲,每到晚饭后就练习唱歌,在各种晚会上总有歌咏表演。在三局里还有不少歌咏明星,丁古是男高音强手。那时还组织过全局性的大型合唱团,指挥是汤翰章,还请过朝鲜作曲家、《延安颂》的作者郑律成来教唱歌。这歌咏团曾演出过全部的《黄河大合唱》,丁古和王景云同志是男女高音的领唱。

话剧、歌剧、京剧、秧歌剧等都演过。话剧曾演出过《飞将军》、《群燕乱飞》等大型话剧,也演出过小型话剧,还有自编自演的小剧就更多了。王一如是局内有名的导演,许西同志是通校的名导演。登台演出的女角很多,如王景云、顾秋、郭芃等都是名角。

歌剧主要由电专(通校)演出。那时电专在演员和乐队方面都有一批人才,加上教育长程明升是积极分子,弹得一手好三弦,在他的影响下,电专演出了几个大型歌剧,唱的是眉户调。如《血泪仇》、《周子山》等,有名的男主角有苏冶、赵戈、代冬等,女名角有丁里。乐队的板胡一把手是雷洪,其他有程明升的三弦,谌亚选的笛子,钱文极的二胡等。这些剧演得相当成功,演出悲剧《血泪仇》时不少观众都掉了泪!

京剧爱好者大都在材料厂和集中台。领头的是陈冲,他的年岁较大,那时已30多岁,过去是个老票友,专攻板鼓的,即总指挥。当时演出过全部《打渔杀家》,还有《四郎探母》中的“坐官”一场等。有名的男主角有绳吉伦、燕秀等。女名角有张峻、庄俊等。乐队里的京胡手是何瑕同志。

这些话剧、歌剧、京剧大都是在元旦、春节、五一、苏联十月革命节等节日期间演出。由于大礼堂座位少,演出1次不能满足要求,往往要演出2次或3次。

秧歌剧是一种小型的地方歌剧,演出时不用舞台,每剧演员只要两三人即可,短小精悍,形式活泼,甚受部队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延安极为普遍。在三局内这种演出也很多,尤其在春节期间向老乡们拜年时经常演这种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参加演出的女同志有唐静、杨瑞芝、郑重、郑道渊等,男同志有柳仁甫、李庄等。

舞蹈方面主要是跳交际舞,那时叫友谊舞。在群众中跳的人较少,但还是不乏其人,大多在单位内组织小型的舞会。那时鲁迅艺术学院每星期六组织较大型的友谊舞会,局里有少数“舞迷”,虽然来回要走八九十里路也赶去参加,晚饭后出发到第二天天明才能赶回来。

三局的文娱体育活动最活跃的时期是在1939年到1942年之间,大型歌剧和京剧大都是在这个时期演出的。

由于我那时只是一个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接触的面小,知道的事少,也大都淡忘了,有时和当时的老同志遇到一起,谈起这段经历,总引起不少美好的回忆。

选自《通信兵回忆史料选编》

上一页下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流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