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开国上将李涛》与西电:四段历史情缘,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身边最忙碌的“大参谋”“活字典”“活地图”
2024-04-02 15:00审核人:

李涛,这位开国上将的战斗生涯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既镌刻着硝烟与战火的印记,也蕴含着智慧与学识的光芒。延安时期,他曾担任军委二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掌管中央军委印信,是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身边最忙碌的“大参谋”和“活字典”、“活地图”。

他不仅是游击战场上无畏的战士,还是幕后无名英雄群体的领导者,更是一名心怀学子的校长。提及李涛将军,人们总会联想到他与西电前身——军委工校的深厚渊源。

然而,这段联系远不止于此,从瑞金“半部电台”起家开始,李涛将军就与西电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后来共走长征路、延安密切协作再至张家口建设军委工校,李涛将军的足迹始终与西电紧密相连。今天,我们一起再次回看这位伟大的开国将领与西电的四段历史渊源。

IMG_256

▲《开国上将李涛》

李涛简介

李涛(1905-1970),曾用名李湘民、李毓英,湖南汝城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李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在开国上将中,他长期领导军队参谋部门和隐蔽战线群体,是战争年代在毛泽东身边负责参谋工作时间最长的高级将领。1950年到1952年曾任军委工程学校(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兼政委。

1925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曾任湖南汝城总工会委员长,是汝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工农武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参加了1927年秋收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历任红军基层到高层指挥员。抗战前期曾从事八路军驻西安、武汉、衡阳、桂林办事处领导工作。

1941年起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共中央情报部第三室主任、中央军委作战部副部长。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时任军委作战部部长,后任军委技术部部长。

IMG_257

▲李涛上将(西电档案馆馆藏)

第一次反“围剿”共作战,“半部电台”在此起家

1927年8月1日至1930年底,我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黄麻起义等百余起起义,红军发展到十万余人,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随着红军和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敌我之间的“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日益频繁。中共红一方面军在获悉敌军准备发动大规模“围剿”的情况后,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IMG_258

▲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的“诱敌深入”的作战命令(复制品)(图片来源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此时,李涛任红三军第七师政治委员,12月中下旬,李涛和陈伯钧(红三军第七师师长)根据毛泽东在小布召开的军民誓师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干部、战士进一步做了战前动员,增强战士们战胜敌人的信心,同时他们将红七师带到油田地区待机,抓紧进行临战训练,开展群众工作,坚壁清野。

12月30日拂晓前,龙冈地区大雾弥漫,陈伯钧、李涛率领七师提早进入居高临下的预定阵地,等待敌人来犯。这场战斗中,陈伯钧、李涛所率领的红军第七师与红一方面军等兄弟部队一道,直捣张辉瓒师部,并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活捉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

战役结束后,红军战士开始清理战利品,因之前没有见过电台,一不小心,将电台的发报机砸毁了,只剩下收报部分。因此,红一方面军只缴获一部半电台。

当时,红军内部并没有懂无线电技术的人员,各根据地的联络,主要靠地下交通传递信件,但这种方式不仅传递速度慢,而且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贻误战机。因此,建立一套属于我军自己的无线电联络通信系统就显得尤为迫切。恰好在这场战斗结束后,有多名通信人员自愿参加红军,其中就包括王诤、刘寅等人。

随后,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治委员亲切接见了掌握无线电技术的王诤、刘寅等同志,希望他们尽快为红军建立电台,建立无线电联络。

IMG_259

▲1931年2月,毛泽东总政委、朱德总司令接见王诤、刘寅等同志,决定组建无线电训练班(西电档案馆馆藏)

半部电台”的出现,让人民军队从此有了无线电通信,标志着中国红色通信事业的起步,被毛主席称为“克敌制胜的大法宝”。同时,我校也以此为起点,逐步发展壮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通信人才,为人民军队的通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IMG_260

▲1930年12月,中央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役中,缴获了半部电台(发报已损坏),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军最早的无线电侦察台,也是我校办学的第一个教具。(西电档案馆馆藏)

共走艰险长征路,并肩作战担重任

1934年8月,李涛从宁都被召至瑞金。上级原本准备派他去上海做地下工作,后因情况有变,便命他随军长征,并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红军工作部执行科长。

与此同时,中央考虑到战争需要,红军通信学校(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员们从瑞金坪山岗跟随党中央参加长征,改称“通信教导大队”,编入红军通信团,大队长刘光甫,政委曾三,代号“红星”第三大队,担负起党中央、中革军委对红军事实战略指挥的通信保障和培养通信人才任务。

IMG_261

▲长征中红军通信学校(通信教导大队)隶属关系图

1934年11月,当行军至湘桂边界时,李涛被指定为军委第一纵队先遣突击队队长,这个纵队是由中革军委机关、学校及少数直属分队组成,其任务和行动对于整个红军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执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军委纵队作战的过程中,红军通校毕业的有线电学员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每到一个宿营地时,首先架好内部线路,接着向部队对架,机关、部队出发后,又迅速撤线,背负电话器材急行军,提前赶到新的宿营地把电话架好,保证指挥机关一到即可通电话。

IMG_262

▲长征路上办学(西电档案馆馆藏)

同时,作为军委纵队的司令员,李涛将每天的行军计划安排得周全得当,并要求各级党组织对所属人员进行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和团结互助教育,专门部署工作以保障中央、军委领导人和年长者、伤病员的安全行进。

在中革军委的正确指挥、军委纵队的英勇作战、各军团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红军通校毕业学员们娴熟的通信业务技术下,不仅保证战时通信线路的顺畅,也实现了党政首脑机关的安全转移。

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在接见通信学校的学生时高度赞扬他们说,没有你们的工作,就没有长征的胜利。

密切协作,互帮互助

“红星三大队”到达陕北后,根据革命形势和抗日战争的需要,组建了新的军委通信学校。1937年,中央进入延安后,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副局长朱道松。下设两个科,一科负责通信联络,朱道松兼科长;二科负责无线电技术与器材工作,科长申光。

不久成立四科,负责生活管理,科长白振武。政治思想工作由军委第二政治处负责,政治主任伍云甫。军委三局还直属两个通报台、一个新闻台、一个通信学校。

IMG_263

▲军委三局在延安裴庄的办公楼(西电档案馆馆藏)

当时,军委三局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的通信总指挥,同时也是延安通校(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领导机关,三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大都在通校兼职或任教,而通校学员也大都在三局的电台、材料厂工作或实习,甚至在一个灶上吃饭,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战斗集体。

IMG_264

▲延安军委三局办公楼。延安通校与军委三局一起办公,一起战斗。(西电档案馆馆藏)

IMG_265

▲延安通校学员居住的窑洞(西电档案馆馆藏)

事实上,军委二局和三局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在工作上互相帮助,紧密协作。军委二局的主要工作是密码破译,是我党我军重要的技术侦查情报部门,军委三局主要负责无线电通信联络,要及时搭建中央和各根据地的通信联络,这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不可或缺的耳目核心部门。

《乌江引》中写道,自中央红军1934年10月离开苏区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二局破译当面之敌密码177本,而这其中必离不开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毕业学员的技术保障。当时在军委三局工作的刘寅曾说:“三局给二局的都是最好的学生······二局的器材是由三局供应的······两个局是兄弟局,有着亲密的关系。”

IMG_266

▲刘寅(西电档案馆馆藏)

1942年,李涛在回到延安总部后,因军委二局局长曹祥仁到马列学院学习,中央军委决定李涛兼代二局局长。在任期间,他加强二局党总支的建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全集体领导制度和学习制度。

同时,他十分关心军委二局、三局同志们的生活,向叶剑英提议:适当减轻二局、三局工作人员的生产任务,并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IMG_267

▲1943年冬,李涛(左一)与朱德(左三)、叶剑英(左二)等在延安总部(图片来源于:《开国上将李涛》)

解放战争前夕,李涛被任命为军委作战部代部长,主要负责作战指挥业务、情报、通信、军训、军务、军史等工作,他深知作战部工作的好坏,对革命战争的全局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和专注。

为了做好战前准备,李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战备和作战部署,认真研究指导通信工作,他请军委作战部副部长兼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在参与本部工作全面领导的同时,独当一面,发挥专长,以主要精力抓好艰巨的通信保障工作。

IMG_268

▲王诤同志在延安(西电档案馆馆藏)

筹划军委工校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同志提出要建立一所大型正规化的大学。2月,李涛和王诤等研究新形势下总部与全军参谋工作建设问题时,感到需要抓紧培训一批通信、机要、外语和参谋人才,便建议中央军委开办一所学校。

IMG_269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西电档案馆馆藏)

为落实周副主席指示,李涛和曹祥仁作了具体研究。他们经华北军区和察哈尔省军区,迅速落实了校址,并将东北、华北的两所军校迁到张家口市。开学前,应曹祥仁、李涛的请求,毛泽东主席、朱德司令分别为该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科学技术,巩固人民国防”。

IMG_270

▲毛泽东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西电档案馆馆藏)

IMG_271

▲朱德题词“学习科学技术,巩固人民国防”(西电档案馆馆藏)

1949年11月27日,军委工程学校在张家口开学,李涛代表中央军委出席了开学典礼,发表了讲话。

李涛同志在讲话中说:“今天我们这个学校的开学典礼,我赶来参加,认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在这个开学典礼大会上,我简单地提出两点意见贡献大家。第一、学校的任务和性质;第二、学校学习的内容和步骤。我们这个学校,大家知道,是以原来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的基础,加以扩大而改编组成的……”

IMG_272

▲李涛在军委工校开学典礼上讲话(西电档案馆馆藏)

随后,李涛同志详细讲了学校的具体任务及学习内容。

IMG_273

▲李涛在军委工校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全文(西电档案馆馆藏)

军委工校成立初期,全校师生4000余人,学校下设三个部,招收的学生中,在校大学生占25%。当时,学校把青年学员的政治教育当作根本大事来抓,在开学的第二天,李涛冒着塞外的严寒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大操场给教员、教授、干部上了开学后的第一课:学习新中国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IMG_274

▲学员在大操场听形势报告(西电档案馆馆藏)

全校师生在寒冷的操场上坐了近三个小时(中间休息一次),却一直是秩序井然,听得饶有兴趣,终场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除此之外,李涛、曹祥仁邀请马列学院教育长杨献珍、外交部干部陈家康等学者来校讲座,使广大学员初步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

IMG_275

▲曹祥仁与杨献珍研究教学问题(西电档案馆馆藏)

1950年4月21日,学校接军委3月29日命令:“军委工程学校校长曹祥仁另有任用。遗职由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同志兼理。”

IMG_276

▲李涛任职军委工校校长命令(西电档案馆馆藏)

当时,身为军委作战部部长的李涛,虽然任务繁重,但在任期间仍数次到学校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主持党委会议,决定重大问题。

1950年8月,李涛将军来校视察工作时,面对全校师生作报告,并回答了学员关于“我军什么时候收复香港”的提问。他说:

收复香港不是军事问题,将来要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来解决。中国已经不是1840年时的中国。如果单从军力上来说,人民解放军只要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攻下香港;但是我们不想这样做。你们这些小青年,要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要有政治头脑。

他告诉大家:“中央对香港问题有深思熟虑的方针,到将来条件成熟时会妥善解决的。”李涛的这段话,帮助全校人员提高了认识,也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远见。

IMG_277

▲1951年军委作战部部长兼我校校长李涛上将为学校二周年校庆题词(西电档案馆馆藏)

关于教学方针,他强调培养具有高度革命觉悟和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强调学以致用,教学为总部各项业务建设服务。

为解决师资、经费等困难,他亲自向中央军委写报告解决学校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叶剑英曾这样评价李涛:“李涛水平很高,很有经验,既是一位好领导,又是一位好教师。”

当时,李涛作为军委工校的重要领导人,深知技术干部对于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为我国通信教育事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IMG_278

▲李涛校长为优胜者发奖(西电档案馆馆藏)

1952年李涛部长写信给聂荣臻、粟裕总长,鉴于机要局已呈准将学校第三部迁至长春单独成立学校,并由该局直接领导,建议将张家口军事机要通信干部学校(军委工程学校)校部机构撤销,学校原属的一部、二部分别成立两个学校,以一部现有机构与干部成立通信部的学校,驻张家口,隶属于通信部直接领导,将北京技术部干部学校迁至张家口与二部合并,成立技术部的学校并隶属于技术部直接领导。

IMG_279

IMG_280

IMG_281

IMG_282

IMG_283

IMG_284

▲李涛校长给聂、粟总长报告关于军委工校撤销的信(西电档案馆馆藏)

1952年5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命令:为分别建设通信学校和机要学校,兹决定军委工程学校即行分别整编,办理结束,并撤销该校番号,望即遵行。”

军委工校遵照领导命令,按照专业划分为3所院校,它是总参谋部所属通信、外语、信息工程和电子技术院校的前身。

从1949年至1952年,军委工校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为部队输送了数千名技术人才,也为新创办的三所高等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涛、曹祥仁等同志的卓越领导,也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

IMG_285

▲军委工程学校领导合影。第一部主任贺伯升(左一)、第二部主任高彩章(左二)、政治部主任康立泽(左三)、校长兼政委李涛(左四)、教育长江钟(右三)、校务部副部长李振纲(右二)、第三部副主任徐墅林(右一)(西电档案馆馆藏)

李涛在军委工校完成其光荣的使命后,继续投身于军事和国防事业。他主持军委技术部工作,领导健全党委制及各级党组织建设工作。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1956年荣获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奖章。1970年12月20日在广州病逝,享年65岁。

IMG_286

▲军委工校校长兼政委李涛(西电档案馆馆藏)

从瑞金、延安再到张家口,虽辗转多地,但他与西电的联系却始终紧密而深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西电学员们并肩作战,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而在和平建设时期,作为我校的领导人,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推动学校的发展。

李涛将军的一生都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的事迹和精神也将鼓舞一代代西电人不断书写新的时代篇章,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庆方.开国上将李涛[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6.

[2]秦明.信仰的光芒一毛泽东与西电[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1.7.

[3]李立 董建中.光辉历程[M].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西电记忆>>永恒的记忆>>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