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周恩来说,他是人民的好勤务,是吾党的好模范,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来访,追忆延安通校校长吴泽光
2023-09-15 15:13审核人:

8月26日下午,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党委委员、信息中心主任赵子曦一行就征集吴泽光烈士史料来校调研,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季庆阳、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秦明参加座谈。在座谈中,季庆阳对赵子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西电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西电学科建设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季庆阳讲到,吴泽光等老一辈西电人呕心沥血、筚路蓝缕,为学校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赵子曦对西电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建设情况和调研目的。他表示,西电对吴泽光烈士生平的研究与史料的保存细致完善,值得借鉴,非常希望能与西电在重要人物史料共享共研、红色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助力红色历史育才育人。

IMG_256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党委委员、信息中心主任赵子曦一行来校调研参观校史馆

IMG_257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党委委员、信息中心主任赵子曦一行来校调研参观博物馆

IMG_258

IMG_259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安通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校长吴泽光,长眠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之中。以此次调研交流为契机,我们梳理了吴泽光校长的相关史料,从这些校史档案及回忆录中,隐约可以窥见吴泽光校长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一生。

IMG_260

▲吴泽光同志之墓(图片来源于中国军网-英烈纪念堂)

碑文:

前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通讯分局局长,广东潮州人,生于一九一零年,一九三五年参加红军,一九三六年加入共产党,在军中历任军委电台报务主任、分队长、通校校长等职,一九四六年二月四日病逝于武安同会村,时年三十五岁,遗子、女各一,女名丽阳,子名东东。一九四九年九月立。

IMG_262

▲吴泽光(西电档案馆馆藏)

吴泽光,曾用名吴用,1910年出生,广东省潮阳县人。

少年时的吴泽光,酷爱读书,忙完农活后,就常常拿起书本,有“书迷”之称。1927年春,在汕头中学就读,年仅17岁的吴泽光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彼时,团组织刚刚成立三年,名字刚刚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吴泽光与组织失去联系。两年后,19岁的吴泽光考入上海无线电学校,毕业后曾在国民党第25路军电台工作,因看不惯军中腐败,请假离开到了商船厂电台工作。1932年,吴泽光又考取了国民党交通部无线电报务员,先后在安徽芜湖、浙江定海电台工作。1934年,吴泽光调任陕西延长油矿,任电报局长兼电台台长。1935年4月底,红二十七军攻打延长,缴获延长石油矿电台一部15瓦电台,这部电台的台长就是吴泽光。就这样,吴泽光又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光荣地加入了红军,并给陕北红军带来了第一部电台,并开始利用电台抄收新闻。1935年5月初,经吴泽光提议,刘志丹批准,陕北红军在延川县永平镇关帝庙内,举办了陕北红军第1期无线电训练班,训练班主要由吴泽光和电报局的技术人员任教,学员仅张振文、李洁逵、王景锐和景生智4人。此时,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尚在长征途中,还未会师,红军通信学校也尚未恢复办学。1935年12月,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央军委将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通校与陕北无线电训练班、红二十五军无线电训练班合并组建成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亦称“延安通校”。吴泽光任校长。1945年6月吴泽光奉命到达晋冀鲁豫军区,筹建“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

1945年11月“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在武安县同会村成立。校长吴泽光,政委曾三。

01通校任教,学为心码

柳仁甫在《我们的吴校长―忆延安通信学校校长吴泽光同志》一文中对吴泽光回忆道:

开学的课程是收报、英文、电学、政治,校长担任我们的电学课教员。电学这门课虽然只能学习极简单的知识,但我们大都成长、生活在落后的农村,多数人文化程度很低,缺乏最起码的科学知识,学校里又没有一件示教模型,怎样接受“电”的抽象概念,这是极大的困难。

IMG_263

▲1938年11月12日,军委通信学校全体干部合影,后排左4为校长吴泽光(西电档案馆馆藏)

上课了,校长捡了一根树枝,进入了我们的宿舍又是课堂的窑洞里。我们没有课本,就凭听讲。熏黑了的窑洞墙壁代替了黑板,树枝代替粉笔。电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校长讲的,只有相信。可电子间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太难理解了。用物理现象也难讲,只能用男女关系作比喻来解说。

他形象风趣地说:汉子和汉子,婆姨和婆姨,总是成不了对的;汉子和婆姨,总要互相多看几眼,为什么?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样,大家懂得了些,也不会忘记。要我们这些红军青年接受电的科学概念,当教员的该费多大心思呀。

IMG_264

▲延安通校学员正在学习训练(西电档案馆馆藏)

收报课到达一定进度,我们开始学习发报。发报手法很重要,基础一定要打好。当时,我们没有低频振荡器可供多人练习,每班只有一个蜂鸣器,供收报课中教员使用,我们只能在课余时间轮流练习,其他同志按着自己左手的大拇指练习。

IMG_265

▲延安通校旧址(西电档案馆馆藏)

校长十分重视我们的发报手法,他经常利用晚上休息转悠到我们班上来。我们都十分高兴校长指导我们练习发报。我们轮着发一段报文,请他评判自己手法上的缺点,以便改进。他对每个同学的手法都仔细地听,然后,慈祥而又认真地,像对待小孩那样用形象而通俗的语言讲评,既给予鼓励,又指出克服缺点的方法,最后又作示范,教授他的发报手法。大家对校长给予自己的指导心悦诚服,全都觉得有出自内心的欢欣。有时,住在隔壁的乙班同学,也参加进来,要求校长指点,他同样耐心地评论指导漂亮的手法,在我军电台的报务人员中不是很多的。据我后来的观察、比较,吴泽光校长的手法,可以说正规得无可挑剔,应该说无出其右者,无论点划、间隔,都接近于机械发报的水平。他在发报示范中,经常用“口码”(用口腔发声模拟手法)给大家示范,要我们在心里具有正规手法的根本印象,我称之为“心码”。我用自己的观念来说,手法和心码有极大关系。

02自力更生编写校歌

延安通校校歌是吴泽光校长精心创作的,柳仁甫回忆道:吴校长在校风的遵守、生活和劳动上的模范作用,在我军学校首长中,也是罕见的。学校整顿军容风纪中有一条,每天第一次遇到比自己职务高的干部,必须主动行军礼。这在学员中,在不少干部中,都不习惯,我也一样。但吴校长自我执行得十分严格。全校师生员工都是他的下级。有一次我在路上和他相遇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向我行了举手礼,我闹了个大红脸,而校长则笑笑走了,我感到很羞愧。他平日总是军容整齐,虽然军衣破旧了,甚至不够干净。

IMG_266

▲吴泽光(西电档案馆馆藏)

学校为了自力更生改善生活,种了一些菜。由延河的上游挖了一道渠,通到下游河边,可以灌溉菜地。大部分都挖好了,只有中间一小段有一块很大、入地很深的石头啃不动,暂时停工。有一天中年,太阳很毒,我看见有一个人用头在埋头“啃”那石头。是谁呢?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校长一个人在挖掘。

IMG_267

▲吴泽光校长与吴元亮同志合影(西电档案馆馆藏)

通信学校在保安时,已经有了自己的校歌,歌词较短,曲调好像是移用苏联的革命歌曲。抗战开始后,形势发展了,通校规模不同于以前了,学员中知识分子成分大大增加了,非常需要新的校歌。学校本身没有音乐家,据汤翰章同志回忆,是他陪同吴校长专程到延安请教了吕骥同志。吕骥同志给他们讲解了制作校歌词曲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原来准备两人全力创作,但由于人为的原因,汤翰章同志不久就被迫停止了工作,创作校歌的重任,只好由吴校长独自承担了。在创作期间,很多同志都看到,吴校长或在晨曦初露之时,或在明月当空之际,在那窑洞前时而于行进中纵情吟唱,时而停步低头凝思,反反复复,旁若无人。

IMG_268

▲延安通校校歌(西电档案馆馆藏)

我们的校歌,确确实实是吴校长的心血凝聚成的。这支歌,表达了通校学校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我军那种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它将永远鼓舞通信兵胜利前进!敬爱的吴泽光校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03步履艰难开创学校

1945年6月吴泽光奉命从延安到达晋冀鲁豫军区,组建“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由1931年1月,由在江西瑞金成立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发展而来)。1945年10月“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在武安县同会村成立。吴泽光任校长。

建校之初,人员紧缺,吴泽光既当校长又兼任教员。为建立机构、选调人员、购置设备,他从早晨忙到晚上。每天工作14至18个小时,他亲自编写电学、英文、报务等课程的讲义,亲自刻制蜡版印刷,装订教材,自编校歌,谱写词曲,教学员演唱。学员学习生活都很紧张,无暇理发,他就买把推子,亲自给学员理发。为办好学校,搞好教学,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才华。

IMG_269

▲1945年11月,晋冀鲁豫军区通校所在地―河北武安县同会村(西电档案馆馆藏)

校长吴泽光政教兼管,教务特别繁忙,同志们劝他注意休息,别把身体累垮,他且说:“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战争年代需要拼命精神!”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以致积劳成疾。吴泽光患了重感冒,发高烧,继而引发剧烈的牙痛。同志们劝他到邯郸看病,他笑着说:“到邯郸看病来回三天,不如在本地治疗,半天时间就够了。”第二天上午,他独自到武安城里一家私人诊所看牙病。返回的路上,病痛加剧,步履艰难,10里路程走了近10个小时。一到驻地就倒下了,高烧40至42度。两周后,1946年2月4日,吴泽光病逝于武安同会村,时年35岁。

吴泽光校长遗嘱中提到:“一个革命同志为了长期为革命服务,固然要爱护身体,但不能因此而妨碍工作,要用鞠躬尽瘁的精神。每个干部同志,都要深入下层,与群众打成一片,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把思想打通,首先就是要有群众观点。我们要知道:我们是群众中一个普通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骄傲。”

IMG_270

▲吴泽光烈士遗像(西电档案馆馆藏)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为吴泽光逝世题词:“埋头苦干,鞠躬尽瘁,是人民的好勤务,是吾党的好模范。”

IMG_271

▲1947年1月中央军委通信学校(延安通校)校长吴泽光同志逝世时周恩来同志题词(西电档案馆馆藏)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西电记忆>>永恒的记忆>>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