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功,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于1990年、1997年、2000年先后在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7月加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持式痕量炸药探测仪,并应用于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9.3”阅兵式、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和公安、武警等重要部门,在保障社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侯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仿生多尺度孔道课题组组长、闽江科学传播学者(首批)等。一直从事仿生微/纳尺度多孔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出版了两本国际学术著作,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著名学术期刊如Science、Nature、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国家科学评论、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2018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十三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9年,获得中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优秀青年学者奖等;2020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和国际水协会-首创“水星奖”科学创新类-金奖等。侯旭教授所引领的“液体门控技术”的原创研究,与“人工智能、纳米传感器、快速诊断测试、核糖核酸疫苗等”被IUPAC评为2020年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CCTV《人物-故事》及《百家讲坛》栏目。现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副主编、《应用化学》第十届编委会青年编委、Cell旗下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杂志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李铁风,国家杰青,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骨干成员,发表Nature主刊封面文章、Science Advances文章等学术论文60余篇。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科技创新35人(MIT TR35-China)等荣誉。
崔暖洋,博士,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本科专业为物理学;2006年至2009年就职于中芯国际刻蚀部;2009年至2015年就读兰州大学,研究生专业为材料物理与化学。2015年起,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从事压电纳米发电机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工作。结合理论模拟与实验验证,研究摩擦过程中的电荷转移行为,并以此为依据研究提升摩擦层对摩擦电荷的承载量,优化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目前已在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Nano、Nano Letters、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